为积极响应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、《成都名医工作室实施方案(试行)》等文件精神,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,助力精神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。近年来,我院积极打造精神卫生领域名医工作室,持续建设具有“老中青”学术传承机制的医疗服务、人才培养、学术交流平台,充分发挥专家“传、帮、带”作用。
自彭祖贵名医工作室成立以来,通过坐诊、带教查房、病例讨论、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,极大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。
目前,彭祖贵名医工作室除了彭祖贵教授、医院学科骨干张正琼和李明超主任之外,特邀请原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 杜能强加入。共同推动我院重点学科发展和疑难疾病诊疗能力提升,医术共融,强强联合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顶尖、科学、便捷的医疗服务。
杜能强,从事精神疾病临床工作近30年,曾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理科工作,后历任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重症精神科科主任、医务科长、业务副院长。期间曾在重庆市卫健医政部门、公安经侦支队从事医疗保障工作,是首批参加08年汶川地震支援的精神心理学专家。
图源丨杜能强主任看诊中
曾发表《糖尿病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探讨》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62例观察》、《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》等论文10余篇,在创新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心身障碍疾病方面有较深的造诣。
彭祖贵名医工作室专家介绍
彭祖贵名医工作室充分发挥华西名医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,以“医术精湛、医德高尚、社会认可”为服务标准,以“全面评估、精准治疗、人文关怀”为服务理念,率先提出去病耻、个性化、“医疗-家庭-社会综合康复”诊疗方案,助力患者恢复社会功能,尽早回归家庭社会。
凭借专业的诊疗技术、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预后效果,使众多患者得以重新回归幸福生活,康复案例遍布全国各地。多年以来,工作室在公益救助、援助西南边远、少数民族地区精神卫生工作方面成果显著,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其家属、社会各界的的广泛赞誉。
未来,我院将继续深化名医工作室建设,发挥名医工作室在学科带动、技术推广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,以“名医”带“名科”,以“名科”促“名院”,完善人才培养模式,提升医疗服务、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能力,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,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。